中小学教育资源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秦皇岛在线 > 新闻 > 本地新闻

秋分至 寒意起 我市发布康养提示:重点防范呼吸及心脑血管疾病

发布时间: 2025-09-23 22:51:42

气象与卫健部门联手,在季节转换节点发出健康提醒,气温骤变带来的疾病风险不容小觑。

    本报讯(记者 王立民)今日(9月23日)正值秋分节气,我市迎来一场明显的降温过程。市气象局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当日联合发布秋季康养提示,指出在冷空气活动影响期间,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气象风险等级较高,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中老年群体与慢性病患者,需重点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适当保暖,科学预防季节性疾病。

此次联合提示基于对近期气象条件与疾病发生关联性的分析。市气象台台长介绍,秋分后,冷空气活动趋于频繁,昼夜温差显著增大,这种气温的骤变会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直接影响。


01 健康风险:气温波动成“隐形杀手”

“气温骤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强力诱发因素。”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专家解释,人体血管在寒冷刺激下会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等急症。

同时,秋季空气干燥,有利于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加之冷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会降低局部抵抗力,使流感、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专家强调,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和体质较弱的老年人是重点高危人群。

02 专业建议:御寒保暖与科学起居并重

针对潜在的健康风险,联合提示为市民提供了具体的防护建议:

  • 适时添衣,重点保暖:遵循“春捂秋冻”需有度原则,早晚出门务必添加衣物,尤其应保护好颈部、背部、腹部和足部等关键部位,避免受凉。

  • 慢性病患者,加强监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需坚持规律服药,并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变化。如出现胸闷、心悸、头晕、肢体麻木等不适,应立即就医。

  • 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湿:室内要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病菌滋生;可使用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缓解呼吸道干燥。

  • 适度锻炼,增强免疫:选择在气温较高的午后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户外运动,避免清晨过早进行剧烈运动,以防冷空气直接刺激。

03 部门联动:构建健康气象预警体系

此次联合发布康养提示,是气象与卫健部门深化合作、服务民生的体现。双方已建立信息共享与会商机制,旨在通过精准的气象预报,提前研判健康风险,发布预警信息。

“我们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是在寒潮、大幅降温等关键天气过程来临前,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向公众发布健康风险提示和防护指南。”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将防线前移,提升市民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季节更替,关怀相伴。 这份及时的康养提示,不仅是一份科学的健康指南,更体现了城市公共服务的人文温度。在秋风送爽的季节里,唯有科学防护,才能尽享天高云淡的健康与惬意。


网友热评
加载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