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在线
悟空英才招聘网
区县联播 海港区 开发区 抚区 昌黎 卢龙 青龙 山海关 北戴河 北戴河新区 今日聚焦 港城快讯 民生经济 科教文化 本地发布
渔业产业 皮皮虾 梭子蟹 鱿鱼 海螺 扇贝 花蛤 海虹 牡蛎 八爪鱼 墨斗鱼 红夹子螃蟹
农业产业 绿豆糕 白腐乳 草莓 葡萄 蜜梨 樱桃 苹果 李子 蜜桃 核桃 板栗 紫薯 粉丝
您当前的位置: 秦皇岛在线 > 网络资讯 > 运营

折叠屏手机太新是噱头?这件事比全面屏做的时

作者:小编 时间:2021-07-09阅读数:人阅读

硬件条件决定它能否存活,软件生态则决定它能否成功。

把大屏幕像书本一样折叠起来揣进裤兜,这件事已经不再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

一个月之内,国内柔宇科技、韩国三星电子,一前一后分别发布了自家的可折叠柔性屏手机,无论是柔宇科技的 FlexPai 还是三星的 Infinity Flex,都宣布产品量产在即,柔宇已经开售,三星则将在 2019 年备货 100 万部,厂商们来势汹汹。

从 2016 年小米发布 MIX 手机并提出「全面屏」概念后,近两年时间,手机厂商纷纷在这一方向上卯足了劲,苹果也在 iPhone X 上尝试了大胆的全新设计,似乎没有人觉得这一概念即将过时。但突然间,可折叠柔性屏手机作为挑战者陆续出现,似乎标志着新时代即将来临。

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数码爱好者,看到这样的消息都会好奇和疑惑。好奇的是这种曾经在科幻电影中的产品究竟能带来哪些改变?疑惑的是这到底会不会只是厂商的一厢情愿?这种设备的未来究竟会怎样?要想知道这些答案,我们不妨一起看看,折叠屏设备的过去和现在。

全面屏之前吹起的风

罗马非一日建成,当很多人为柔性折叠屏手机争论,好奇它为何这么快就出现时,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实是,柔性折叠屏手机这股风其实已经吹了很长时间。

我们今天看到的折叠屏是从柔性显示屏进化而来,施乐最先在 1974 年提出了柔性显示屏的概念。这种可以像纸一样弯曲,又能直接显示图像的材料一直都很吸引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从实验室走出,因为要将屏幕材料变得更薄更轻,还要保持其功率和耐用度,甚至是显示出丰富色彩,如此复杂的要求对于量产来说并不容易。

这件事最终在厂商那里有了一些答案,屏幕制造商 Plastic Logic 在 2012 年制造了号称「牢不可破」的柔性显示屏,其材料完全由塑料制成,还在 2013 年展示了和英特尔共同打造出的柔性屏手机 MorePhone。手机厂商中,索尼、三星等也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对柔性屏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了相关技术研发。

Plastic Logic 研发的屏幕,图自维基百科

硬件之外,另一个难点在于人机交互,如何为柔性显示屏提供适合的人机交互系统?这件事其实并不简单,不同于我们都在使用的电脑人机交互,其主要操作集中在鼠标和键盘的组合上,生活中的电视机交互则通过遥控器完成,这些方案在柔性屏上统统都不够自然。

面对这个问题,同样是来自施乐的科学家 Vertegaal 教授,他提到了一个可以通过有机用户界面(Organic user interface,简称 OUI)来进行的系统交互方式。这一概念与传统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相区别,并在随后以研讨会的形式确立了三点核心规则,这些都指导了如今的交互设计:

第一,输入等于输出。柔性屏幕的输入和输出应该区别于传统设备。传统设备输入和输出在物理上相互分开,比如使用电脑需要通过鼠标或者键盘,在 OUI 上,用户交互的轨迹应该基于屏幕表面。

第二,功能等于形式。界面的形状决定了它的物理功能,反之亦然。比如球形多点触控界面特别适合地理信息界面,在 OUI 上,界面显示出的是球形,就应当能和真正的球形那样进行操作。

第三,形式遵循流程。区别于传统显示屏的柔性显示屏拥有自身的物理变化,因此不同状态应当与操作产生一定关联,OUI 中,比如可折叠的屏幕,折叠的同时应当具有不同的指令反馈。

OUI 的提出为柔性屏设备带来了系统交互上的解决方案,连同智能手机厂商在硬件方向上的尝试,为柔性屏设备走向市场提供了一个机会,伴随采用柔性屏的手机厂商越来越多,厂商终于有机会再往前迈一步,朝可弯曲甚至可折叠的屏幕进发,首当其冲的就是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的尝试

2014 年年第,日本众筹网站 Makuake 上线了一款特别的众筹产品——一块 E-ink 显示屏手表。这款产品并没有像其它智能手表一样拥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提醒、展示等功能,但整块手表是由一块柔性的电子纸屏幕构成,这意味着当你戴上它时,从表盘到表带,都是货真价实的完整版电子墨水屏。

图自索尼

这款当时引发轰动的手表来自索尼,被称为 FES Watch,它创新的将显示屏弯曲作为表带的设计,让整个手表从表盘到表带,拥有了「百变」的能力,加上电子墨水屏黑白分明的显示效果,无论外部光线如何,都能清晰地显示内容,无疑带给很多人一种科幻感。

索尼把电子墨水屏做成了可弯曲表带,另一边的三星也没有闲着,2014 年推出的三星 Gear Fit 上,三星把自家的 AMOLED 屏幕弯曲,成了更贴合手腕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相比电子墨水屏,提供强大色彩显示的 AMOLED 屏幕无疑带给大家更多想象空间。

图自 PCMag

不论是索尼还是三星,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尝试无疑都在探索柔性显示屏的更多可能。一方面,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一样,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从日常操作层面都在考验材料的耐用性和可靠性,这为更进一步的折叠屏打下了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在探索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屏时,手腕设备也迫使厂商寻找出更多交互可能,这对于人机交互来说十分重要。

这里以索尼 FES Watch 为例,在默认情况下,这块手表不会显示时间,显示的是漂亮个性的图案。但当你抬起手做出看手表动作时,表盘和表带的图案将会一起变化并显示时间。这就是「动作感应」功能,即当表盘从与地面垂直的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时,显示时间,时间显示将持续 4 秒,之后恢复到不显示时间的状态,这自然也是交互上的一大亮点。

从弯曲柔性屏的可穿戴设备上,三星、索尼这样的厂商无疑积累了关于柔性屏材料的耐用性和实用性数据,也有了操作交互上的宝贵经验。但要把柔性屏对折起来创造不同于以往的手机产品还远远不够,在柔性折叠屏手机出现之前,另一种产品——双屏折叠手机则为今天的柔性折叠屏手机探索提供了更多宝贵经验。

从折叠手机到柔性折叠屏手机

说到双屏折叠手机,相信正在阅读的你第一时间会想到 2016 年发布的中兴天机 Axon M 手机,这款产品拥有两块屏幕,在日常状态下可以单屏操作,和普通手机没有区别,但在需要大屏交互时,则可以像翻书一样一分为二,变成完整大屏。

中兴 Axon M 对于双屏手机的交互提出了三种设想,包括两块屏幕合二为一成为完整屏幕的大屏模式,也有两块屏幕各司其职的分屏模式,还有一种被称为镜像模式,可以通过对折将手机直接立起来。

图自中兴官网

双屏幕加入让中兴 Axon M 的交互看起来的确有些不同,但实际上这样的尝试从 2011 年的京瓷推出的 Kyocera Echo 就能看到,在当时的产品上,两块屏幕也能弄个合二为一,提供更多屏幕内容,但并没有引起多少轰动。

从 iPhone 一代走来,手机厂商的尝试并不少,但双屏折叠手机似乎从未获得过成功。究其原因,也许不仅仅是硬件层面没有达到预期,更重要的是这类产品的交互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从使用层面也没有实质性改变。

这件事听上去有点可惜,但却给了柔性折叠屏手机很多宝贵经验。如 iPhone 在硬件和软件上近乎完美的结合带来的化学反应那样,硬件成熟时,如果没有软件上的变化和交互上的变革,那这样的产品似乎并没有办法能够长久存活下去。

所以当三星发布了 Infinity Flex 之后,以此为基础,它们决定与 Google 联手共同开发可折叠手机软件界面,而在演示中,我们似乎已经能够看到,在交互变化之后,柔性折叠屏手机开始展现出另一种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当它合起来时,它的外屏是一个 4.95 英寸的普通智能手机,屏幕虽然不大,但便于携带,并且足够日常使用,而当你需要进行办公,或者影音娱乐时,打开它就会看大 7.3 英寸的大屏设备,足够当作平板使用。

图自 TheVerge

如三星首席执行官高东真所说:「我们已经克服了许多障碍,包括让折叠线隐形。我们只需要提供用户界面的详细信息即可。」他认为改变的契机在于真正的交互变化,因此三星并不想做一款「人们很快就会厌倦的产品」,对于 2019 年这款产品的量产,官方说法是备货 100 万部,显然并非「玩票」性质。

而 Google 官方来自 Android 项目的副总裁戴夫·伯克(Dave Burke)说法似乎更加确认:「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概念,我们希望看到几个 Android 制造商的可折叠产品。」看来这的确将是柔性折叠屏手机离我们最近的一次。

Via 极客公园

头图来自 Samsung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admin@youweb.com

会员头像

小编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