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在线
悟空英才招聘网
区县联播 海港区 开发区 抚区 昌黎 卢龙 青龙 山海关 北戴河 北戴河新区 今日聚焦 港城快讯 民生经济 科教文化 本地发布
渔业产业 皮皮虾 梭子蟹 鱿鱼 海螺 扇贝 花蛤 海虹 牡蛎 八爪鱼 墨斗鱼 红夹子螃蟹
农业产业 绿豆糕 白腐乳 草莓 葡萄 蜜梨 樱桃 苹果 李子 蜜桃 核桃 板栗 紫薯 粉丝
您当前的位置: 秦皇岛在线 > 网络资讯 > 营销

顺丰困局:内忧不断,外患当头

作者:小编 时间:2021-07-09阅读数:人阅读

WX20190311-134122

王卫"卸任"四家顺丰系公司,阿里46.6亿入股申通,摆在顺丰面前的是一个难解的局。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文/皮爷

临近2009年端午,假期送货的顺丰快递员接到这样一项特殊的任务:在上门送货和取件的同时向客户推荐一款名为"五芳斋"的粽子,短短几天,凭借顺丰快递超强的触及能力,100多万个五芳斋粽子一售而空。就这样,靠着十几万地推铁军,顺丰野蛮地叩开了电商的大门。

这是王卫的第一次电商试水。第二年春天,"顺丰E商圈"正式上线。

同年,国内快递业呈现三足鼎立之势,顺丰的营业额120亿,第二名申通营业额仅半数60亿,第三名宅急送20亿。

快递独占鳌头,电商初尝甜头,39岁的王卫,意气风发,光彩夺目。

时间转瞬即逝,十年一光景,沧海桑田,不过片刻。

今年是顺丰成立的第27个年头,双11也刚刚度过十岁的关口,伴随着屡创新高的电商销售额,顺丰发布了2018年财报,2018年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909.43亿元,同比增长27.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56亿元,同比下滑4.57%。同时还有刨除在外,亏损了不止16亿的电商业务。

今年2月~3月,王卫密集卸任了四家顺丰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职位;与之同步的是阿里46.6亿入股申通,桐庐系除韵达外已尽被阿里"收编",力着一处,蓄势待发。

内忧不断,外患当头。在刚刚踏入19年的时间,一切的数据都在显示,如今的顺丰,正处在一个急需改弦易张的微妙时刻。

不再低调的"王低调"

2017年6月,粤港澳论坛。

身着西装领带休闲白裤的王卫现身论坛现场,其间一度半调侃地向众人说道,"我的低调牌坊没有了。"

这是王卫时隔许久之后的高调亮相。

在此之前他的公开露面是深圳交易所,彼时作为敲钟人的他把24岁的顺丰送上中国民营快递第一股的位置,也一并成就了自己"中国富豪榜第三"的名号。

或是因信奉佛教,或是早期民营快递的不合法,王卫的低调一度贯穿整个顺丰发展史。

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时间里,这位顺丰的掌门人曾一度"消失在公众视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甚至就连顺丰的企业内刊《沟通》,出版10年来,也从未出现过这位掌门人的面孔,人送外号"王低调"。

"70后,小平头、穿衬衫、不打领带,如果不是随身带着保镖,扔到人堆里根本分辨不出来。"某物流界业内人士这样描述王卫。

从某些层面来说,顺丰也颇具这位创始人的神秘色彩。2002年,顺丰在深圳福田设立企业总部,几乎包下了福田的整个万基商务大厦,直到这一年,顺丰才真正摆脱"老鼠仓"的称号,而彼时顺丰已经拿下了深港货运近70%的市场份额,在全国拥有了180个网点,声名远扬。

同样令人戏谑的是,直到去北京参加完邮政部门的会议后,深圳市政府才知道自家地头上有这样一家快递巨头企业。

但就在去年,这个惯例被频频打破,仅8月份一个月,王卫的公开亮相就高达4次。从顺丰铁路货运到抢滩新零售,从冷链物流到海外市场,甚至连航空货运的不断加码,2018年顺丰的每一次新动作背后都有王卫的影子,就像雷军用自己的个人IP成就了最初的小米一样,如今的王卫似乎正不断尝试着为顺丰制造着话题,维持着人们对这家企业的关注。

从幕后到台前,低调的王卫现身聚光灯下,某种程度来讲或是因为顺丰品牌曝光的需要,但在这敏感的时刻,很难不让人与身陷囹圄的顺丰作出想象。

桐庐在左,"强东"在右

回看中国物流史,1993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这一年,王卫刚刚拿到父亲资助的10万元钱,创立了顺丰,正式进军香港到珠三角的快递市场。

此时,距离杭州不足百里的桐庐县同样开始有人琢磨起这门送货的生意,一个叫聂腾飞的人仔细盘算后,决定下水送货,拉上一个工友和自己的妻子成立了"盛彤",也就是四通一达的前身——申通。

至此,中国的民营快递市场的雏形基本形成。

截止2010年,顺丰营业额达到120亿,申通营业额60亿,宅急送20亿,差距已经拉开。

有时不争不抢,生意自然就会成为你的,就像美团,一如顺丰。

陈平在宅急送转型失败之后,把自己的别墅抵押出去,创办了星辰便利,打算从头再来,办公室墙上的一副字是他的最爱:路遥无为。而与王卫同岁的申通董事长陈德军也开始逐渐淡出公司业务,交由自己妹夫打理,也就是现在的天天快递董事长,奚春阳,此为后话。

在此,有一个小插曲不得不提,2007年,在宿迁人刘强东的"一意孤行"下,京东开始自建物流,但就当时京东商城的体量来说,尚不足以引起王卫等人的关注,但联想如今的光景却又不禁令人唏嘘。

三足鼎立之下,一方内忧,一方外患,只剩顺丰岁月静好。凭借着直营和大飞机模式,王卫拿下快递半壁江山。直营抓内部管理,大飞机模式建立外界口碑,在此后的几年里顺丰不断扩充着自己的体量。

7年后,深圳交易所。

顺丰上市,开盘价53.5元,大涨6.59%,不到上午11时,便封死涨停55.21元,市值2310亿,超万科、美的,成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

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结局,尤其对王卫而言。

上市并不是王卫给顺丰的最初定位,在一次采访中,王卫甚至直言:顺丰不考虑上市、不会融资。在他看来,上市融资就意味着企业的方向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影响,影响顺丰的整体发展。

但身居傲骨的王卫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了回敲钟人,明晃晃的打脸背后,是顺丰对自身业务内视的危机感。

根据智研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包裹量来看,2015年中通、申通、圆通、韵达、EMS和顺丰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3%、12.4%、14.7%、10.5%、6.2%和8.2%,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指标因顺丰的高客单价,并不对顺丰的利润有所证明,但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电商件占比进一步扩大,而这对于单价偏高的顺丰而言无异是不利的。

这一点从净利润可以看出,2014年顺丰、圆通、申通、韵达和中通分别实现净利润10.9亿元、4.0亿元、5.2亿元、5.9亿元和4.3亿元;2015年,顺丰、圆通、申通、韵达和中通分别实现净利润16.2亿元、7.17亿元、7.67亿元、5.33亿和13.32亿元。

2005年,喻渭蛟第一个找到马云,率先切入电商件这个市场。时至今日,电商件已经占据整个快递行业70%的份额。

可以看出,顺丰的快递优势正在流失,差距被逐步拉平,曾一度把顺丰送上3000多亿市值巅峰的直营和大飞机模式也受到了挑战,

在自营方面,2017年,韵达、百世等竞争对手"如狼似虎",分别以45.6%和71.4%的业务量增速,抢占市场份额。而在此之中,韵达采用的就是全国枢纽转运中心100%自营,由此换来的回报是,韵达2017年的顾客满意度排名仅次于顺丰。

在时效模式方面,随着通达系的不断优化,如圆通的8架货机,中通的4000辆卡车,都在无形中不断削弱着顺丰的时效优势。

数据为证,2017年顺丰业务量同比增长18.3%,低于行业平均增速的22%,市场份额下降0.5个百分点,跌至7.6%。顺丰在业务量上过去只是排在"三通一达"之后,而到2017年,它的排名已被百世超过。

这一连串的行为也投影到了顺丰的股价上。自2017年第一季度起,顺丰股价持续走低,截至今年11月15日,顺丰总市值蒸发近半,剩下仅有1666亿元。

同样不容忽视的还有京东物流,以电商的基因来切入物流,和顺丰、通达系不同,京东物流的特点在于仓配一体,通过分散的仓储面积来提升时效性,相比于民营快递的狭窄面,客观来讲,京东物流覆盖了整个物流环节。

"顺丰最大的竞争对手肯定不是来自同行,而是跨界企业。"王卫在2017年的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但他没想到的是,一年后顺丰已然掉队,相比于竞争,生存反倒成了最为紧要的话题。

在中国快递单数突飞猛进的当下,顺丰日益下滑的市场占有率,差距不断缩小的净利润多少显得有些扎眼。通达系的追击、京东的截流,一切都在彰显着顺丰的核心业务不再像往日那般光彩。

电商物流,南柯一梦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王卫"卸任"的四家公司中,除了顺丰速运,还包括顺丰商业的三家公司。

六年七换帅,这是顺丰商业的成绩单。

9月26号,顺丰电商群——顺丰优选迎来了它的新CEO——电商行业老兵全国珊。而就在两个月前的26 日晚,成立仅3年的团购电商拼多多在上海和纽约两地同时敲钟,以股票代码"PDD"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仅低于京东,一举成为中国电商第四极。

电商生意,靠时间是磨不出来的。

如果算上最初的顺丰E商圈,顺丰的电商已经成立了近20个年头。

从最初依附o2o的线下门店"嘿客"到线上线下整合之后的"顺丰家",再到改名之后的顺丰优选,顺丰电商就像一艘迷雾行船,在整个中国电商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中,总能精妙的避开正确方向,偏离航道。

在王卫的认知里,顺丰是可以做电商的,原因很简单:电商、物流的本质都是服务,从电商到物流走得通,那么从物流到电商也一定可行。

对于前者早有佐证,不仅京东拥有自己的物流,苏宁等电商平台也都拥有自己的独立配送体系,相比于快递几千亿的市场,电子商务市场的量级无疑更具想象力。

但顺丰电商总是让人感觉差点火候。

2011年,作为国家机关管理单位最年轻的正处长,刘淼突然接到了王卫的创业邀约,当时王卫的说辞是:"我不保证你有成就感,但是我一定保证你有挫折感。"

第二天,刘淼走马上任,正式成为顺丰优选第一任"掌门人"。

但事后证明这只是一锤子买卖,5个月后,这个首位顺丰电商掌门人悄然离职,外界普遍将其解读为业绩不佳导致。

随后公司副总裁、航空公司总裁李东、原凡客副总裁崔晓琦、连志军、陈硕、王平,再到澳大利亚籍华裔商人曾伍江接连出现在这个舞台上,但最终无一幸免。

从第一任掌门人刘淼开始,到如今新帅走马上任,6年7换帅,很难说清这到底是顺丰内部的人员架构问题,还是外界传闻的物流基因耽误了顺丰电商的发展,但不管怎么算,这都不是一门合格的生意。

70年代出生,在香港狮子山精神浸淫下的王卫,向来务实又踏实,但在电商业务上,确实是屡屡折戟。据统计,从2013年至2015年的三年时间里,顺丰商业板块(顺丰优选与"嘿客"便利店合并入此版块)的亏损累计达到16亿元,在2017年顺丰上市时,为了保证账面好看,商业板块还被硬生生剥离出来。

在电商平台纷争四起的当下,电子商务已进入红海阶段,像拼多多这样通过团购属性、下沉市场迅速崛起的电商案例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少,从某种程度来说,真正留给顺丰电商发挥着实不多了。

"2014年是顺丰创新变革最多的一年,但是在我看来,差不多有一半是不成功的。"有人翻出王卫之前的一段反思。

毫不客气地说,顺丰曾一度引领着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不论是快递时效性还是群众口碑,但局限性也很明显,套用现如今的一个名词则是:顺丰的腾转挪移适用于消费互联网,在产业互联网的如今,单纯谈快递生意已价值不大,若想成为国际性的物流巨头,顺丰还需拿出更多的底牌。

成立至今,顺丰已度过26个年头,自白手起家到3000亿市值,从加盟到直营,从陆运到空运,低调的王卫终究是不断创造着民营快递的新模式,但这次显然不一样。

一个是主动求变,一个是被动突围,暂且不论最终的结果,但就过程而言,总归不会那么好过。

刚刚开始的乙亥年,对王卫和顺丰而言,注定是个躲不开的劫。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admin@youweb.com

会员头像

小编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