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在线
悟空英才招聘网
区县联播 海港区 开发区 抚区 昌黎 卢龙 青龙 山海关 北戴河 北戴河新区 今日聚焦 港城快讯 民生经济 科教文化 本地发布
渔业产业 皮皮虾 梭子蟹 鱿鱼 海螺 扇贝 花蛤 海虹 牡蛎 八爪鱼 墨斗鱼 红夹子螃蟹
农业产业 绿豆糕 白腐乳 草莓 葡萄 蜜梨 樱桃 苹果 李子 蜜桃 核桃 板栗 紫薯 粉丝
您当前的位置: 秦皇岛在线 > 网络资讯 > 推广

“每日拼拼”延期上线,每日优鲜是真拼还是假

作者:小编 时间:2021-07-09阅读数:人阅读

文 | 虎嗅 沈家虹

电商平台每日优鲜也玩起了"跳票"。

每日拼拼原定于昨天(2月26日)上线的,结果延期了。反观它内测前轰轰烈烈的营销造势,颇有些打脸的意味。

不仅在营销补贴方面,每日优鲜拼劲十足,在每次所谓的"新零售"风口前,它同样很拼,O2O、生鲜电商、无人货架、社区平台……拼机会、拼姿势(商业模式)、拼营销,怎么看每日优鲜是都很"用力",也可以说努力吧。

就先说说这次延期上线的每日拼拼。

社区团购,爱"拼"才会赢?

每日拼拼是每日优鲜入局社交拼团的新动作。

官方口音诠释——每日拼拼定位为提供全球精选生鲜的社交拼团电商平台,涵盖水果、蔬菜、肉蛋、乳品、海鲜、零食、日百等品类。拉粉建群是该平台拓展用户的主要方式,用户成为会员后,通过分享商品可获得高比例返利。

民间口音理解——微商那回事儿。

此前消息称,每日拼拼APP将于2月26日正式公测。然而拼团群里翘首期盼的会员们没有想到,在内测当天就出现了下载限制、注册不成功、分享功能不稳定、预计收益展示不准确等问题。

类似于双十一当天,天猫商家生意好到"爆仓",你说电商平台心里不乐呵吗?当然,每日拼拼不能流露自己的喜悦心情呀。

26日上午,每日拼拼发布道歉信(脑补"沮丧脸")称:"由于准备不足,每日拼拼APP及小程序所有功能暂停使用,正式公测的时间延期。"

(每日拼拼发布致歉信)

的确,理由很充分,值得同情。但干社区团购这事,每日优鲜不是第一回了。

去年4月,每日优鲜打响了进军社区拼团领域第一枪——"每日一淘"上线,并于去年11月底完成了两轮共计1.3亿美金的融资。十个月之后,"每日拼拼"高调亮相。据每日拼拼官方公众号介绍,每日拼拼是每日优鲜的全资子公司,而每日一淘则是每日优鲜旗下孵化的社交电商平台。

在品类方面,每日一淘涵盖了从生鲜到日百、服装诸多品类,每日拼拼前期以自营的精选生鲜商品为主;在物流方面,每日一淘采用社会化物流体系,并于今年2月19日开通"次日达"频道,每日拼拼与每日优鲜的的极速达业务进行合作,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南京、苏州、合肥、济南、石家庄、青岛、太原、宁波、南通、昆山、武汉共17个核心城市提供1小时到达配送服务,由此可见,每日拼拼即将进入一二线城市社区团购的1—2小时生活圈。

每日拼拼官方公众号称,其目标群体为朋友圈想赚外快的人、微商从业者、宝妈、公司管理层、有众多人脉的人。在拼团制度方面,每日拼拼将用户分为会员、甄选师、顾问三个等级,会员又分为初级会员、中级会员和高级会员。

相较于其他社交拼团平台,每日拼拼更强调上下级隶属关系,会员直接发展10位高级会员、间接发展20位高级会员后可成为甄选师,直接发展10位甄选师、间接发展30位甄选师后可成为顾问。

级别越高则返利越多,比如甄选师可获得返利12%、从直属粉丝首单抽取7元、直属团队返利20%、间推团队首单抽取1元、育出甄选师销售额的0.6%的权益,而顾问的权益则更加诱人。

(每日拼拼的拼团制度)

资本"骚动",玩命去拼

2015年拼多多的出现带火了拼团的购物模式,而起源于2016年长沙地区的社交拼团则更带有地域属性。社交拼团指的是一种以社区为划分单位、以团长为分发节点、消费者通过微信群等低价拼团购买生鲜、日用品等商品的购物模式。

从去年7、8月份开始,社区拼团在资本的助推下走向全国,成为炙手可热的零售风口。考拉精选、虫妈邻里团、食享会、你我您、十荟团、呆萝卜、邻邻壹、诚品生鲜、天鲜配、松鼠拼拼、小区乐等头部项目纷纷获得千万至亿元级别的融资。

有机构统计,2018年下半年,社交拼团领域融资事件达23起,金额接近20亿人民币,26家机构入场。不仅如此,京东、永辉、苏宁等巨头也相继入局,继续给该赛道加温。

(社交拼团领域融资情况一览)

生鲜产品和社交拼团是天然的互补搭档,一方面生鲜作为生活必需品有着高频复购率,另一方面社交拼团靠低价吸引消费者,获客成本几乎为零。

然而,生鲜产品对配送速度要求极高,对于刚入局的小公司来说,前期不得不在仓储和物流方面大量烧钱。此外,生鲜本身的毛利空间有限,社区团购平台想要生存下去,势必要借助生鲜的流量优势继续扩展其他品类。

从不错过任何热门零售风口的每日优鲜,在社交拼团如火如荼之际推出每日拼拼,挑战与机遇并存。每日拼拼背靠每日优鲜,拥有前置仓物流的高效冷链、便利购无人货柜布局、全品类的精细化产品三大先天优势,或许这一次能跑出一个社交拼团的新模式。

每日优鲜,投机还是创新?

自成立之日起,每日优鲜便摸爬滚打于各种热门零售浪潮之中。

2014年11月,每日优鲜在O2O和生鲜电商的浪潮中应运而生;2017年,"无人货柜"风口正盛,每日优鲜推出了便利购,仅一年后便传来撤柜消息;2018年,"自有品牌"大火,每日优鲜趁势推出自有品牌"每日良品"。

至今,每日优鲜已完成8轮融资,作为资本宠儿的每日优鲜一路开疆拓土、愈挫愈勇,如今又挤入社交拼团这一热门赛道。

(每日优鲜融资情况一览)

每一回都给自己贴上热门标签的每日优鲜,究竟是一家创新型公司还是投机型公司?

要知道,无论在流量、资金、人才等资源上,每日优鲜还远不能及拼多多、京东、淘宝等体量的电商平台,对于一家成长型创业公司而言,企业家给的箴言都会是"战略聚焦",为什么每日优鲜都会踏着新风口,难道不担心太早的过度资源分散?抑或生鲜电商本身业务已可预见天花板?需要新业务融资造血?

关于这一点,每日优鲜的合伙人、COO孙原曾在虎嗅2018 F&M创新节上发表演讲称:"从战略上来讲,其实我们是一个创新型的战略,或者叫进攻型的战略,我们认准了要走的路线,就是要去做一些符合80后/90后人群的特征的新零售物种。我们会不断地All in新的物种,去创造新的桌子。"

每日优鲜的创始人、CEO徐正也曾表示:"每日优鲜做事情,不太追逐市场的热点,也不太追逐资本和媒体的热点,而是做一些长期结构性的事情,因为结构性的东西才能存得住。"

冷链物流一直是生鲜电商的痛点,而从每日优鲜前期花大力气自建物流、重推前置仓模式来看,算得上"长期性"投资眼光拼未来,但尚处于烧钱的行当快速发展期的创业公司,又热衷于无人货架、社区团购这些风口,每日优鲜到底有没有拼热点的成分,与徐正所说的"不逐热"相不相符?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admin@youweb.com

会员头像

小编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